本报记者杨静文 日前,国宝阜阳博物馆收藏的说话史西汉二十八宿圆盘、圭表被央视报道的引出新闻受到了许多市民的关注。播放当日,段历在央视9套《如果国宝会说话》纪录片中,国宝阜阳汝阴侯汉墓出土的说话史天文仪器大放异彩,让许多市民重新燃起对阜阳历史文物的引出兴趣。纪录片中提到的段历西汉二十八宿圆盘和圭表究竟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渊源,国宝被发掘时又有哪些故事?说话史近日,带着这些疑问,引出记者采访了市博物馆副馆长杨玉彬。段历 
被时光掩埋的国宝秘密 
1977年,二十八宿圆盘出土于当时阜阳县西南郊罗庄的说话史西汉汝阴侯夏侯灶墓椁室内。“当时考古人员在椁室里发现了一个长方体漆笥,引出里面除了汉简外还有一套仪器,包括六壬栻盘、太乙九宫占盘,二十八宿圆盘,栻盘架和一个当时不知道是什么用具的文物。”杨玉彬告诉记者,当时,这组天文仪器的出土震惊了考古界,至今都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天文仪器实物。可由于技术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没有人知道这些仪器的用法,其中最为神秘的就是二十八宿圆盘。 
“六壬栻盘、太乙九宫占盘类似的器型在别的墓葬曾发现过,也有很多学者在研究,大概可以确定这两个仪器是作占卜之用。可在此前出土的文物里从未见过的二十八宿圆盘,让考古学家一头雾水。尽管大家都知道这些是国宝级珍贵文物,却因为普及率太低,仅限于在考古行业流传,我们本地市民知道的都很少。”杨玉彬说,曾经的汝阴侯夏侯灶墓发掘地就是现在的阜阳师范学院西湖校区教学主楼一带,尽管因为曾经的历史积淀,阜师院的校园里还竖立着和二十八宿圆盘有同样功能的日晷,可几乎没人知道日晷的雏形就是二十八宿圆盘,这些文物也成了被时光掩埋的秘密。 科技手段揭开历史一角 尽管历史掩藏了许多技艺的秘密,可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文物的故事开始被慢慢还原。二十八宿圆盘的秘密得以重见天日,缘于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的石云里教授,他运用科技手段对这批天文仪器的形制加以还原,并推演出它们的一些基础功能。 “很多学者一直是利用考古文献做研究,但古代天文因为出土的文献和实物都很少,在考古行业是个生僻领域,所以对这些文物的了解很难深入推进。石云里教授则是运用了科技考古的手段,直接还原了文物的原貌,再根据古代天文历史相关知识,推演出了用法。”杨玉彬说,还原后的星宿圆盘可以清晰地分为下盘和上盘。下盘直径为25.6厘米,厚0.8厘米,周边斜面宽1.1厘米;上盘直径为23.6厘米,厚1.7厘米,周边斜面宽4厘米。两盘中心有孔相连。上盘面刻北斗七星,盘刻二十八星宿,井附刻了二十八宿的距度数(即相邻两宿之间的赤经差)。出土的栻盘架其实就是二十八宿圆盘的支架,可以将星宿圆盘支撑到赤道面内,形成一个天体赤道经度的观测装置,这其实就是汉代的“圆仪”,也就是后来张衡发明的“浑天仪”等天文器具的前身。而出土时连考古学家都叫不出名字的文物实际是圭表,具有测量春秋分、冬夏至正午太阳影长的作用。 “这批器具可以观测正午日影变化,确定四时节气,推算回归年长度,测量天体的赤道经度等。只要使用二十八宿圆盘配合支架角度,支撑在阜阳,盘面平行于赤道面,指针指向北天极和地平面的夹角,正是阜阳纬度。二十八宿如同撒在天空的坐标,不均匀划分周天365度,可测量天体的赤道经度,记录日月五大行星的位置变化。”杨玉彬说,石云里教授的研究成果再次证明了这套文物的珍贵,也是当初《如果国宝会说话》纪录片选择这批文物的原因。 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 尽管节目得到很好反响,也提高了二十八宿圆盘等文物的知名度,可杨玉彬心中还是存有遗憾。“石教授的研究成果虽然让这些天文仪器的研究迈入了新纪元,可只是揭开了冰山一角。因为古代技艺和知识在传承中的遗失,使得这些文物中蕴藏的谜团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去解开。”杨玉彬说,当初节目组前来时,曾想了解这批天文文物的所有故事,可因为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专家实在太少,知识也很匮乏,六壬栻盘、太乙九宫占盘等全套文物的真实用途没有人能说得清,最终只能选择了石云里教授研究过的二十八宿圆盘和圭表。 “尽管有些遗憾,可我相信这是个窗口,能帮助和吸引更多人来了解古代阜阳的历史文化。比如,通过研究揭示这些文物的用途和意义,我们可以推断出,当时的阜阳也就是汝阴曾经是西汉时期的天文研究中心。因为用这些仪器在阜阳演算出的天文历法和在当时的长安相差无几。”杨玉彬说,当时的汝阴之所以成为天文研究中心,也有着历史渊源。汝阴侯共计世袭四代,阜阳出土的是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墓,而他的父亲第一代汝阴侯——夏侯婴曾是为刘邦驾车的大将。西汉建立后担任太仆,辅佐两皇一后,拥立汉文帝,直到公元前172年病逝。 “作为一名武将,夏侯婴出身贫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个大老粗,文化水平并不高,但他很注重对后代的教育,所以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学识渊博,墓葬中出土了大量书简,整理出来的古籍就有《仓颉篇》《诗经》《周易》《吕氏春秋》等,再加上这批在当时可谓最先进的天文仪器的出土,可以推理出,他即使不是天文大家,也是个天文爱好者,在他的主导下,阜阳成为当时的天文学研究中心是很有可能的。”杨玉彬说,文物发掘的意义并不仅在于文物本身,还有它反映出的古代阜阳灿烂的历史文化,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能有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研究阜阳历史,让更多未被发现的历史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 |